主要源自:姓氏来源 出自姒姓,以爵号为氏。
更多基本解释:夔 kuí
〔夔夔〕敬谨恐惧的样子。
〔夔立〕肃立。
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形异兽。
笔画数:21;
部首:夂;
笔顺编号:431325111212151534354
载芟载柞,其耕泽泽。
千耦其耘,徂隰徂畛。
侯主侯伯,侯亚侯旅,侯彊侯以。
有嗿其馌,思媚其妇,有依其士。
有略其耜,俶载南亩,播厥百谷。
实函斯活,驿驿其达。
有厌其杰,厌厌其苗,绵绵其麃。
载获济济,有实其积,万亿及秭。
为酒为醴,烝畀祖妣,以洽百礼。
有飶其香。
邦家之光。
有椒其馨,胡考之宁。
匪且有且,匪今斯今,振古如兹。
城下沧江水,江边黄鹤楼。
朱阑将粉堞,江水映悠悠。
铙吹发夏口,使君居上头。
郭门隐枫岸,侯吏趋芦洲。
何异临川郡,还劳康乐侯。
风露绢绢玉井莲,霓旌绛节会中元。
鬓头未学功名晚,金紫由来称长年。
青作穗,酒如泉。
蓬莱方丈自飞仙。
黄麻敕胜长生箓,早送夔龙到日边。
夏侯夔(483年-538年),字季龙。谯郡谯县人。南北朝南梁时期名将,尚书左仆射夏侯详次子、豫州刺史夏侯亶之弟。 夏侯夔在南齐末年为荆州刺史萧宝融府僚,在萧颖胄、萧衍等西军举义时,与父兄同为西朝臣僚。南梁建立后,历任太子洗马、中书郎、大匠卿、吴兴太守等职。普通七年(526年),出任信武将军、司州刺史。后改为北司州刺史,累官至右卫将军,封保城县侯。自中大通四年(532年)起,接连镇南豫州、豫州,并加使持节、督七州军事。大同四年(538年),夏侯夔在州镇去世,年五十六。获赠侍中、安北将军,谥号“桓”。 夏侯夔为人豪奢,礼敬贤才,府中文武幕客常满座。他为将十余年,先随名将裴邃平义州之乱,北伐寿阳;后更督率二将连破三关,收取广陵;再败魏将元显伯部,克楚城,绝义阳北道。镇豫州七年,修水利,勤农桑,养部曲万人,甚有声绩。清人朱轼赞其“武略既振,复能留心民事,用克怀柔远近,保固边圉”,有卫文公之遗烈 [1] 。
读音
“夏侯夔”的读音为:Xià Hóu Kuí,音调为:去声,阳平,阳平
多音字
名字中无多音字
与“夏侯夔”字音相似的名字
特别声明:本站内容仅供参考
(非业) 非业非力,精神迫滞,灾害交至,遍偿痛苦。
凶数运(表示逆境、沉浮、薄弱、病难、困难、多灾等)
坐立不安,处世多难。
诗曰:坐立不安如萍动,病灾非业逢波浪,发疾短命祸根生,精神失意发狂异。
坐立不安处世多难数。(凶)
基业:将星,财帛,学士,文昌,技能,艺术,破厄,劫财。
家庭:六亲不相投,兄弟难相处,不宜心直口快。
健康:刑罚,外伤,病灾,伤残,天生五行为金者可望平安。
含义:穷迫,滞塞,逆境之数,缺乏坚定信念,灾祸交至,摇动为安,致陷于短命,病疾或尝尽痛苦而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