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源自:姓氏起源 1、出自己姓,为周代昆吾之后,以封国名为氏。据《元和姓纂》和《苏洵族谱》等所载,颛顼帝裔孙吴回为帝喾火正,生子陆终,陆终生樊为昆吾,至周武王,其后裔有司寇忿生,受封于苏,建立苏国。后迁都于温(故城在今河南省温县西南)。其后代子孙遂以国名为姓,称为苏氏。 2、出自古代少数民族中有苏氏。据《汉书》所载,....
更多基本解释:涣 huàn
散开:涣散。涣然冰释(像冰遇到热,一下子消融;喻疑虑、困难或误会完全消除)。
笔画数:10;
部首:氵;
笔顺编号:4413525134
溱与洧,方涣涣兮。
士与女,方秉蕑兮。
女曰观乎?士曰既且,且往观乎!洧之外,洵訏且乐。
维士与女,伊其相谑,赠之以勺药。
溱与洧,浏其清矣。
士与女,殷其盈矣。
女曰观乎?士曰既且,且往观乎!洧之外,洵訏且乐。
维士与女,伊其将谑,赠之以勺药。
访予落止,率时昭考。
於乎悠哉,朕未有艾。
将予就之,继犹判涣。
维予小子,未堪家多难。
绍庭上下,陟降厥家。
休矣皇考,以保明其身。
怒发冲冠,凭栏处、潇潇雨歇。
抬望眼、仰天长啸,壮怀激烈。
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
莫等闲、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。
靖康耻,犹未雪。
臣子恨,何时灭。
驾长车,踏破贺兰山缺。
壮志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。
待从头、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。
苏涣,眉州眉山(今四川眉山)人。 他年少时为盗,狂放任侠,后折节读书,成为进士,入朝为官。他善作诗,《全唐诗》录作四首。 [1]
苏涣(1000—1062)初字公群,后改字文父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,苏洵兄、苏轼伯父。公元1024年(宋仁宗天圣二年)进士,为宝鸡主簿,以能选开宝监,调凤州司法。为永康军录事参军,擢开封府士曹参军。通判阆州,历知祥符、衡州。公元1055年(宋仁宗至和二年),擢提点利州路刑狱。公元1062年(嘉祐七年)卒,年六十二,后累赠太中大夫。善为诗,有诗千馀篇,题曰《南麾退翁》;又有杂文、书启、章奏若干卷;并有《苏氏怀章记》一卷,记平生所历仕宦,今俱失传。《全宋诗》卷二三一录其诗一首。事迹见苏辙《伯父墓表》(《栾城集》卷二五)。 苏涣妻子杨氏(?—1063),累封王城、同安县君,1063年六月卒。
读音
“苏涣”的读音为:Sū Huàn,音调为:阴平,去声
多音字
名字中无多音字
与“苏涣”字音相似的名字
特别声明:本站内容仅供参考
(三才之数)三才之数,天地人和,大事大业,繁荣昌隆。
首领运(智慧仁勇、立上位、能领导众人)
吉祥运(表示健全、幸福、名誉等)
进取如意的增进繁荣数,成功发达之兆,名利双全。
诗曰:进取如意又富贵,知达明敏扬名威,名利寿福可安宁,前途光芒好鸿图。
吉祥,进取如意的增进繁荣数。(大吉)
基业:术、技艺、祖业、丰盛自立、建业官禄。
家庭:家内施惠,可得贤妻六亲和睦须戒自私。
健康:松柏林立,健康良好,可望长寿。
含义:阴阳抱合,万物确定形成之象,有吉祥、成功发达之兆。智达明敏,艺精工巧有首领之资,自然之福。名利双全能成大事业,荣进有望,福祉无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