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源自:姓氏起源 1、出自嬴姓,为伯益之后。 2、源于周朝秦国,以邑为氏。 3、源于春秋时晋国,以地名为氏。
更多基本解释:贽 (贄)
zhì
古代初次拜见尊长所送的礼物:贽见(拿着礼物求见)。贽敬。
笔画数:10;
部首:贝;
笔顺编号:1213542534
怒发冲冠,凭栏处、潇潇雨歇。
抬望眼、仰天长啸,壮怀激烈。
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
莫等闲、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。
靖康耻,犹未雪。
臣子恨,何时灭。
驾长车,踏破贺兰山缺。
壮志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。
待从头、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。
常记溪亭日暮,沉醉不知归路。
兴尽晚回舟,误入藕花深处。
争渡,争渡,惊起一滩鸥鹭。
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。
千里孤坟,无处话凄凉。
纵使相逢应不识,尘满面,鬓如霜。
夜来幽梦忽还乡,小轩窗,正梳妆。
相顾无言,惟有泪千行。
料得年年肠断处,明月夜,短松冈。
裴贽(?—905),字敬臣,绛州闻喜县(今山西省闻喜县)人。唐朝末年宰相,虔州刺史裴稷的儿子。 出身河东裴氏中眷房。唐咸通十三年(872),进士及第,历任秘书郎、主客员外郎、司勋员外郎、义成军掌书记、右补阙、御史中丞。唐昭宗继位,历任礼、刑二部尚书,拜中书侍郎、同平章事、集贤殿大学士,累迁左仆射。 唐哀帝天祐二年(905),以司空致仕,受到梁王朱温嫉害,贬为青州司户参军,坐罪被杀。后唐时期,凭借儿子的功勋,追赠司徒。 [1]
读音
“裴贽”的读音为:Péi Zhì,音调为:阳平,去声
多音字
名字中无多音字
与“裴贽”字音相似的名字
特别声明:本站内容仅供参考
(晚苦) 祸福参半,先天智能,中年发达,晚景困苦。
凶数运(表示逆境、沉浮、薄弱、病难、困难、多灾等)
晚景凄凉,功德渐败。
诗曰:晚境凄伧相侵生,中年渐渐发达来,晚年困苦逢秋冷,难免守居得安然。
晚境凄凉的功德光荣数。(凶)
基业:将星、学士、技艺、破厄、劫财、突破。
家庭:亲缘少,兄弟疏,宜多联络。
健康:宜防呼吸病,负伤、遭难,先天五行为水土者,可望健全。
含义:福祸虽有参半,凶相较多一些,天生智能齐备,是以中年以前成功发达,乃至中年后,渐自衰退,陷于困苦、大悲惨的暗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