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源自:空
更多基本解释:诗 (詩)
shī
文学体栽的一种,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,抒发情感:诗歌。诗话(a.评论诗人、诗歌、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、行事的著作;b.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)。诗集。诗剧。诗篇。诗人。诗章。诗史。吟诗。
中国古书名,《诗经》的简称。
笔画数:8;
部首:讠;
笔顺编号:45121124
基本解释:
● 正zhèng ㄓㄥˋ ◎ 不偏斜,与“歪”相对:正午。正中(zhōng )。正襟危坐。 ◎ 合于法则的:正当(dāng)。正派。正楷。正规。正大光明。正言厉色。拨乱反正。 ◎ 合于道理的:正道。正确。正义。正气。 ◎ 恰好:正好。正中(zhōng )下怀。 ◎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:他正在开会。 ◎ 两者相对,好的、强的或主要的一方,与“反”相对,与“副”相对:正面。正本。 ◎ 纯,不杂:正色。正宗。正统。纯正。 ◎ 改去偏差或错误:正骨。正误。正音。正本清源。 ◎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:正方形。 ◎ 指失去电子的,与“负”相对:正电。 ◎ 大于零的,与“负”相对:正数(shù)。 ◎ 姓。 ● 正zhēng ㄓㄥˉ ◎ 〔正月〕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。简称“正”,如“新正”。 反义词 反 邪 负 侧 歪 倒 副 偏 笔顺编号:12121
笔划顺序::
能文好饮老萧郎,身似浮云鬓似霜。
生计抛来诗是业,家园忘却酒为乡。
江从巴峡初成字,猿过巫阳始断肠。
不醉黔中争去得,磨围山月正苍苍。
几度见诗诗总好,及观标格过于诗。
平生不解藏人善,到处逢人说项斯。
天接云涛连晓雾,星河欲转千帆舞。
仿佛梦魂归帝所。
闻天语,殷勤问我归何处。
我报路长嗟日暮,学诗谩有惊人句。
九万里风鹏正举。
风休住,蓬舟吹取三山去!。
梁诗正(1697年-1763年),字养仲,号芗林,又号文濂子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清代官员、书法家。擅诗文,同杭世骏、陈兆嵛等六人结“月课诗社”。 二十七岁,从院长万(太史)经读书敷文书院。雍正四年(1726年)中举,雍正八年(1730年)一甲三名进士(探花),授翰林院编修,旋充《大清一统志》纂修官。雍正十二年(1734年)选入上书房。 [1] 乾隆初为南书房行走,迁户部侍郎。建议八旗应行边屯,停止募补绿营,以补国用。乾隆十年(1745年)擢户部尚书。上疏皇帝要以节俭为要。乾隆十三年(1748年),调兵部尚书。次年,为刑部尚书,翰林院掌院学士,协办大学士。乾隆十五年(1750年),调吏部尚书。乾隆二十三年(1758年),丁父忧,召署工部尚书,调署兵部尚书。乾隆二十五年(1760年),仍命协办大学士,兼翰林院掌院学士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年),授东阁大学士,寻卒,谥文庄。 梁诗正经常随乾隆帝出巡,朝廷重要文稿多出其手。任内有“八旗闲散人丁宜分置边戈,以资生产;缘营兵丁,宜量停募补以减冗额”之策疏;又有“每岁天下租赋,以供官兵俸饷各项经费,皇上宜以节俭为要,勿兴土木之工,黩武之师,庶以持盈保泰”之安国政论。 [1] 工书法,初学柳公权,继参赵孟頫,晚年师颜真卿,编历代名家书法真迹《三希堂法帖》,所书《十宫帖》为清代行书精品。 [2] 著有《矢音集》。
读音
“梁诗正”的读音为:Liáng Shī Zhèng,音调为:阳平,阴平,阴平
多音字
正
与“梁诗正”字音相似的名字
特别声明:本站内容仅供参考
(三才之数)三才之数,天地人和,大事大业,繁荣昌隆。
首领运(智慧仁勇、立上位、能领导众人)
吉祥运(表示健全、幸福、名誉等)
进取如意的增进繁荣数,成功发达之兆,名利双全。
诗曰:进取如意又富贵,知达明敏扬名威,名利寿福可安宁,前途光芒好鸿图。
吉祥,进取如意的增进繁荣数。(大吉)
基业:术、技艺、祖业、丰盛自立、建业官禄。
家庭:家内施惠,可得贤妻六亲和睦须戒自私。
健康:松柏林立,健康良好,可望长寿。
含义:阴阳抱合,万物确定形成之象,有吉祥、成功发达之兆。智达明敏,艺精工巧有首领之资,自然之福。名利双全能成大事业,荣进有望,福祉无穷。